Sony(sony官网)

频道:电子元器件 日期: 浏览:423

Sony

本文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分享Sony(sony官网)

索尼公司(ソニー株式会社,Sony Corporation),简称索尼,台湾、香港譯名新力公司,簡稱新力。此外在台湾,新力索尼也可以适用于“Sony”的中文译名。2009年起,依据“Sony全球品牌规范”定调全球统一中文名称为“索尼”,以更接近“Sony”的发音,采用“新力”为译名的地区,将陆续由“新力”更名为“索尼”。

索尼公司是以日本东京为企业总部,横跨电子、游戏、金融、娱乐领域的世界巨擎,拥有世界屈指的品牌影响力。前身是“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创立于1946年5月,拥有技术研发背景的井深大与擅长公关、行销的盛田昭夫共同创办,目前的经营团队由媒体娱乐出身的霍华德·斯金格与拥有技术研发资历的中钵良治共同领导。

关于索尼

[编辑] 东通工时代


索尼两位创办人:盛田昭夫、井深大以及有“获利艺术家”之誉的大贺典雄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首都东京成为一片废墟。1945年10月,井深大在东京的白木屋百货(现为东急百货日本桥店)仓库成立“东京通信研究所”。

盛田昭夫在井深大的邀请之下加入共同经营,公司并获得盛田酒业19万日圆资金,于1946年正式成立“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并迁址到现在的品川区御殿山。井深大在其公司“成立意旨书”当中期望要“充分发挥勤勉认真的技术人员的技能,建立一个自由豁达、轻松愉快的理想工厂”,期待成为“工程师的乐园”。

成立初期经营无法稳定成长,直到10年后的1956年发展当时不被看好的晶体管技术,开发出日本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TR-55”一举成功,公司营运终于渐入佳境。


[编辑] 单枪三束彩色映像管Trinitron

1950年代,索尼的黑白电视虽然大卖,但是却一直没有积极设法进入彩色电视的市场。在这之后的1964年,井深大坚持以良率极低的独自架构“Chromatron”制造彩色电视,导致一部的开发成本高达四十万日圆,进而使得市场的推广极为不顺,仅卖出一万三千台左右,让公司已经到达倒闭的边缘。为此,盛田昭夫更特别透过董事们的关系,从日本开发银行取得六亿五千万日圆的贷款,来因应公司的危机。1966年秋天,井深大终于宣布,其将亲自领导一个开发小组,希望能够创造出SONY专属的彩色映像管。之后,由工程师吉田进想出、宫冈千里实现单枪三束电子枪架构,配合上大越明男所提案的Aperture Grille栅状遮罩,终于成功于1968年四月,开发出称为“Trinitron”的独自彩色映像管。经过再来的强力推进,SONY达成的半年内实用化的艰巨任务,于1968年10月,对日本市场送出世界初的Trinitron搭载电视KV-1310,并且在日后一举引爆全球的抢购热潮。盛田昭夫之前自日本开发银行所贷出的巨款,也在3年内迅速得以还清。


[编辑] Betamax的创造与映像记录规格大战

更多资料:Betamax与VHS影像纪录竞争


后来遭至惨败的Betamax规格录像带1970年,索尼与JVC、松下共同发表了业务用的“U-Matic”磁带式映像记录系统,正式为日后的录像带规格竞争揭开序幕,1975年4月16日,索尼发表了全球第一个针对民生用市场开发的映像记录系统Betamax,同时推出了其的一号机SL-6300,一举让其成为全球性的消费性电子映像大厂。次年9月,日本胜利JVC在亦推出了VHS规格搭载的HR-3300,让松下幸之助决定要松下放弃其独自的系统VX,转而加入VHS阵营。在Betamax与VHS影像纪录竞争中,由于VHS针对Betamax最大的弱点(录影时间只有1小时)作改良,以及Betamax在索尼不愿意开放规格授权的情况下,VHS以Betamax三倍的速度迅速扩张市场。索尼坚持以Betamax对抗由全世界公开规格的VHS联盟,最后长达14年的规格主导之争终于在1988年索尼毅然加入VHS阵营,Betamax全面退出民用市场而结束。


[编辑] 风靡全球的随身听-WALKMAN

更多资料:WALKMAN


具备Dolby C NR录音的最强悍业务用WALKMAN,WM-D6C1979年3月,在井深大的要求下,音响部门以记者用的小型录音机“新闻人”(Pressman)修改成体积更小的录音机,在得到许多人赞美良好的音质评价后,在盛田昭夫的主导下,索尼在1979年7月开始,推出了Walkman(随身听),盛田昭夫将Walkman定位在青少年市场,并且强调年轻活力与时尚,并创造了耳机文化,1980年2月开始在全世界开始做销售,并在1980年11月开始全球统一使用“Walkman”这个不标准的日式英文为品牌,直到1998年为止,“Walkman”已经在全球销售突破2亿5000万台。盛田昭夫在1992年10月受封英国爵士,英国媒体的标题是:《起身,索尼随身听爵士。》


[编辑] 收购哥伦比亚电影

更多资料:索尼影视娱乐

索尼在Betamax与VHS影像纪录竞争中惨败后,盛田昭夫认为有必要将最高档的硬件与最先端的内容结合,才能掌握市场。1989年9月25日,在盛田昭夫的主导下,日本索尼陆续并购了CBS(拥有火炬女神与独角兽象征的哥伦比亚三星制片)的电影与音乐部门,使它成为SPE(索尼影视娱乐,Sony Picture Entertainment)的旗下子公司。在当时的时空背景下,日本经济大幅成长,奠定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而美国的经济却是走下坡般萎靡不振。其中以日本三菱集团买下纽约的地标洛克斐勒大楼以及新力索尼以60亿美元天价买下哥伦比亚三星电影公司,创下了当时日本最大的一宗海外并购案,被美国人视为日本人入侵美国。但是,这椿日本历史上金额最高的收购案也一度成为日本历史上亏损额度最高的企业。1980年代末期,爆发了日本泡沫经济危机,而索尼电影事业群也因为票房不佳,而从此惨赔数年,成为当时索尼获利的主要障碍。直到1997年,霍华德·斯金格主导改革,逐渐获利,并于2001年拍摄电影蜘蛛人卖座后,电影事业群终于翻身成为索尼主要的获利支柱。2004年11月,由时任美国索尼董事长-霍华德·斯金格主导,并购历史悠久的米高梅电影公司,成为世界第一大的电影制作公司。


[编辑] 空前成功的PlayStation

更多资料:新力电脑娱乐


PAL规格的PlayStation由于任天堂公司所出品的红白任天堂主机的成功,促使索尼在1988年宣布与任天堂合作,共同开发超级任天堂用CD-ROM主机。1992年5月在某些原因之下合作破局,久多良木健向当时最高经营决策者大贺典雄全力争取开发新一代游戏机计划,大贺典雄在众多的反对声浪中,强力为久多良木健的游戏机开发计划背书,1993年开始,索尼旗下的“日本索尼音乐”成立新力电脑娱乐(SCEI),并计划代号《PS-X》开发新一代的CD-ROM游戏主机,全力对抗任天堂所主导的游戏市场。1994年12月3日,SCE推出了PlayStation(PS),2000年3月4日推出PlayStation 2(PS2),2004年12月12日,推出PlayStation Portable(PSP)。截至2007年3月31日止,PlayStation系列,销售量高达2亿3000万台,成为继Walkman后,全球最为成功的产品。

2006年11月11日,SCE推出PlayStation 3(PS3),搭载蓝光光碟(Blu-ray Disc)、1080p高画质游戏及影音机能、内建硬盘、蓝牙无线通讯。初期PS3成本过高导致价格高昂、游戏软件不足、多款PS、PS2年代独占的游戏因延期或跨平台...等不力因素,使PS3在日本、欧美以及亚洲市场上,销售量落后于同世代的任天堂-Wii及微软-Xbox 360。2007年11月,配合低价版PS3上市以及游戏资源逐渐完整,在新一季全球销售量已逆势上扬。截至2008年5月止,全球累计销售量达1300万台。


[编辑] 精神再生与数码、梦想、小孩

在大贺典雄的钦定下,跃过十四位资深董监事与资深元老,索尼在1995年3月22日宣布由默默无闻的出井伸之出任社长,激起媒体记者一片“出井是谁?”的疑问,1995年4月1日上任,也开启了10年的出井伸之数位梦想时代。1995年5月26日,出井伸之在年度管理会议上提出了“精神再生”、“数位、梦想、小孩”两个公司经营方向的愿景与主轴以迎接“数位浪潮”的来临,出井伸之认为索尼卖的是个人体验,我们存在的理由是创造人们的欲望,提供一种梦想。他的结论是:索尼卖的是个人体验,电影、VAIO、PlayStation、Walkman等等。它们不是维持人类生命的必需品,我们存在的理由是创造人们的欲望,进入他们的生活,提供一种梦想,为了达到这目地,我们得保持充满好奇和欢乐的赤子之心,给予人们一种像孩子般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如果不发展出一个崭新的业务模式,索尼将沦为网络操作者零部件供应商。新的索尼产品就应是娱乐、电子和情感的融合。”

在公司的内部改革中,1997年6月,出井伸之导入美国执行董事制度,将原38位董事削减至10人,并提高外部董事,同时定义董事会的功能是“决定索尼集团经营方针及重要事项,并监督各项事业单位所执行的业务。”以电子、游戏、娱乐、金融四大领域,带进数位化、网络化。1996年后索尼陆续推出了CyberShot数码相机、VAIO笔记型电脑、Clie PDA(个人数位助理,已停产)…等数位化的产品,并在市场上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而在原本收益极差的电影事业群,找来了媒体人霍华德·斯金格,在其改革下营运逐渐好转,而后推出《蜘蛛人》、《卧虎藏龙》…等热门影片,娱乐事业群成为索尼的重要获利来源。在2001年4月公布的2000年财报,索尼靠著PlayStation 2的热卖,使它获得成立以来的最高获利25亿美元。

Sony(sony官网)


[编辑] 陨石坠落般的危机- 索尼震撼(Sony Shock)

PlayStation游戏机打败了劲敌任天堂、逼走了SEGA、数码相机领先传统相机品牌、影像接收芯片独占市场、VAIO系列个人电脑热卖。但自2001全球经济衰退、网络泡沫化;1994年发表至今PlayStation开发后已经有10年未再发表独创性的产品;本身在电子领域中因为Walkman不支持MP3格式造成苹果电脑的iPod数位随身听在全球热卖,取代了Walkman原有地位;拥有自傲特丽珑(Trinitron)技术的WEGA映像管电视而错估液晶电视的发展,使得拥有液晶技术的夏普(Sharp)取得电视影像的领导地位…一连串的决策错误以及电子产品价格不断压缩等因素,使得索尼在2000年得到的空前成功,到了2002年严重受挫。

而另一方面在权力斗争中,资深员工常表示“出井先生的思想太超前了,我们常常跟不上他。”并表达对于出井伸之的不满,而无实质权力的荣誉董事长-大贺典雄在其影响力下,出井伸之的并购Palm、苹果公司计划一一遭到封杀。2002年,董事会所通过的人寿保险事业出售美国奇异(GE)金融的50亿美元交易上,在金融事业群的管理阶层与员工联合抗争并得到大贺典雄的支持下,交易被草率地终止。

2003年4月,索尼公布2002年财政年度报表,公司巨额亏损的消息披露后,索尼危机开始浮现台面,引发了索尼震撼(Sony Shock),索尼股票连续2天跌停25%,并诱发日本股市的高科技股纷纷跳水,带动日经指数大幅下跌,震撼了日本股市,高科技公司的股票纷纷遭到抛售。出井伸之遭受批判作梦做太久、不务正业声音也不断出现,从过去被评选为最成功的CEO沦落成最差劲的CEO。2003年12月,出井伸之在非连续时代一书中,认为网络的力量就像陨石坠落一样,恐龙因此惨遭灭绝,现在的索尼正有如此的危机存在。当月也发布了期望三年内电子部门盈余可以达到10%的“转型60”改革计划。


索尼2005年3月,新旧高层交接:安藤国威、出井伸之、霍华德·斯金格、中钵良治、高桥胜美(由左至右)2005年3月7日,日本索尼董事会让外界震撼地任命美国索尼董事长霍华德·斯金格出任索尼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长[1],并于2005年6月22日正式经由股东大会通过最终投票[2][3],成为索尼史上第一位外籍领导人,而备受瞩目的PlayStation开发者-久多良木健不但意外出局,同时也与出井伸之、安腾国威退出董事会,也意味着索尼的出井伸之时代结束。

霍华德·斯金格爵士出生在英国的威尔士,曾任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电视新闻记者,他在负责美国索尼公司营运任内,成功重振电影与音乐事业部门,他的首要任务必须完整协调旗下各自为政的部门,改革僵化的传统管理制度,并且改善无法获利的电子部门。由大贺典雄钦定的出井伸之,原本计划要在2006年索尼60周年时退休,却因为无法挽救索尼的财务状况而提前退出,而“转型60”计划也似乎宣告无法完成。对于索尼这家日本企业,任命外国人出任董事长,是该公司前所未见的巨变。


[编辑] 中期企业策略与娱乐未来

2005年9月22日,在霍华德·斯金格以及中钵良治的主导下,索尼公布了代号“日本计划”(Project Nippon)的“中期企业策略(2005-2007会计年度)振兴电子事业 强化集团表现”改革政策[4][5],2007年度底预定裁减日本国内4千、国外6千名员工,共将裁员1万人,产品种类也将减少20%,制造工厂拟关闭11家,从65家减少到54家,在整体的财政评估调整之后,期望在2007年度末减少2千亿日圆(约17亿8千600万美元)成本,营业额约可达8兆日圆。

电子、游戏、娱乐产业被索尼列为重点产业,电玩方面,索尼拟于2006年中旬推出“PS3”,同时强化自行开发的电玩软件;娱乐方面,将追求电影事业的稳定成长,以及扩大网络下载音乐事业等等;电子方面,将取消以往公司林立、各自为政的经营方式,加强各单位在商品和产销战略上的横向合作,改由社长兼电子产业执行长的中钵良治,来统筹指挥整个电子家电事业。QRIO机器人、AIBO机器狗和豪华品牌QUALIA三个项目将会被冻结,成为索尼结构改革中的第一批犠牲品;舍弃WEGA品牌而在全球推出BRAVIA电视品牌全力抢占液晶电视市场;并调整目前以北美、欧洲、日本、其他地区四区规划,调整为北美、欧洲和东亚区,新确定东亚区域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台湾、韩国与日本市场。这项业务调整,首度将东亚市场放在与北美和欧洲同样重要地位,全面进军中国这个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

2006年开始,3月后正式废止公司长久以来的资深退休员工转任顾问制度。 [1],6月7日,索尼在将日本分别销售杂货用品、化妆用品、饮食餐厅的零售事业群出售了60%股权给日兴资本投顾公司(Nikko Principal Investments Ltd)共同合组StylingLife Inc,并纳入六个零售事业[2][3][4],10月1日起, 索尼集团调整电子业务负责人以加强中长期发展策略,进一步支持核心业务,并重点加强产品开发和产品质量领域。研发和所有新业务职能将会集中在索尼总部,直接由中钵良治领导。

在2006年国际消费电子展[5]上,索尼公司公布娱乐业务的未来发展相关的战略:重点发展四大支柱业务,即高清领域、数位影院、游戏和电子娱乐,以强化其作为一家全方位娱乐服务公司的地位。[6][7]

在2007年国际消费电子展[8]上,霍华德·斯金格表示,该公司先前以一个单位的成功来弥补另一个单位的亏损之做法将成为历史。他说:“我们必须习惯于每个单位都能赚钱的想法。”,受到美国电子产品业务恢复热络的提振,Sony在2008年3月结束的会计年度营业利润率可以达到5%。他有信心该公司仍然可以达到长期的利润率目标。

由于一连串的大规模改革政策成功,2008年5月14日发布2007年会计年度(2007年4月-2008年3月)财报,索尼不仅摆脱过去几年的困境,并创下索尼史上最高营业额、利润。2008年6月26日,发布中期企业策略(2008-2010会计年度)“成为全球领先的互联网消费电子与娱乐公司”改革政策[6][7][8],营业额达到“万亿日元”液晶电视、数位影像、游戏和移动电话业务外,再扩大个人电脑、蓝光光碟相关产品和零件/半导体业务的发展,使新公司的“万亿日元业务”达到七个领域;确保到2010财年,有90%的消费电子产品具备网络化和无线上网功能;从2008年夏天起,在PLAYSTATION Network上开始推出视讯下载服务,到2010财年在主要的索尼产品中推广该服务;将“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的年销售业绩提升到2兆日元。索尼将5%的营业利润率作为其利润率底线,以创造足够的现金流持续引领与创新。同时,2010财年的年股本回报率目标设定为10%。在今后的三年内,索尼计划投入1.8万亿日元开展核心业务和技术研发。霍华德·斯金格表示我们的使命是成为消费电子及娱乐产品的全球领导品牌。

再写下索尼史上最高营业额、利润不久后,2008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索尼遭受严重的获利衰退,除经济低迷外,最大因素莫过于与日圆升值强势,拖累多数日本公司获利。2008年12月9日,索尼发布“提升电子业务赢利能力和运营效率的措施”[9][10][11], 在索尼经受经济环境急剧下滑影响最重的电子业务中,索尼已经采取了一些短期措施,包括调整生产、降低库存水平、削减营运花费。此外,索尼将调整产品价格以减轻日元升值的影响,取消或推迟部分投资计划,减少或撤出不赢利或非核心的业务。作为进一步的措施,索尼将重新规划国内和海外的生产工厂、员工重新安置、并且实施裁员。通过这些措施,索尼力求建立一个有能力在截至2010年3月31日的财年(2009财年)内,削减超过1000亿日元成本的企业架构。

2009年2月27日,索尼公司发布重大经营体制改革计划[12][13][14],将根本性地重组该公司的电子和游戏业务,并整合出“网络化产品与服务集团”、“消费产品集团”两大集团,从而在全球经济危机中提升赢利能力和竞争力。这些措施还将通过将两大业务集团战略性整合,加快创新性网络产品与服务的开发。社长中钵良治转任索尼公司副董事长,董事长霍华德·斯金格兼任社长并直接领导电子事业群,此计划将于2009会计年度正式生效。


品牌

[编辑] 品牌由来


Sony的商标演化公司原名“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日文音译:Tokyo Tsushin Kogyo)、(Tokyo Tele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 Company),在逐渐迈入国际化时,盛田昭夫感觉公司全名实在过于冗长,有碍国际化发展,于是希望能想出能够像ABC、RCA、GE那样好记又是国际化的名称。盛田昭夫和井深大翻遍了英文字典,最后决定用拉丁文的“Sonus”(声音)、英文的“Sonny”或“Sonny-boy”(可爱的孩子)组合成“Sonny”意指“以声音起家的可爱顽皮孩子”。但“Sonny”在日文词汇里的发音与输钱“sohe-nee”同音,是不吉祥的词汇,最后决定去掉其中一个字母“n”,“Sonny”变成了“Sony”,一个日式的英文字。Sony品牌第一次出现在1955年上市的TR55晶体管收音机上,盛田昭夫和井深大在说服反对的董事后于1958年1月正式更名Sony,索尼这个新名称念出来完全感觉不出是日本的公司,令人以为是自己国家又有亲切的感觉,使索尼成功打入美国及海外市场。至今天为止,仍然有较少接触消费性电子的人误以为索尼是美国品牌。

中文译名上,台湾、香港采用“新力”作为中文译名,除了具有“创新”、“力量”涵义外,也兼具Sony创业精神;中国大陆则是采用较为洋化的“索尼”作为Sony直接音译的名称。 2009年起,Sony定调全球统一中文名称为“索尼”,以更接近“Sony”的发音,采用“新力”为译名的地区,将陆续由“新力”更名为“索尼”。


[编辑] 品牌价值

“Sony”四个字母的品牌价值,近几年在电子业务上呈现弱势,依据2005年美国Interbrand公布“2005品牌价值排行”中,“Sony”价值105亿美元,比2004年的131.5亿美元衰退了14%,由 20名滑落到 28名。而富比士在2005年2月28日公布的“2005全球2000大企业排行”中,索尼排名由2004年的82名滑落至第123名。 但索尼过去所创造品牌魅力,仍然没有因为消费性电子业务低迷而失去消费者的青睐,在2005年08月31日,Asian Integrated Media委托国际调查机构Syn-ovate在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的“2005亚洲1000名最佳品牌”中,索尼第2年蝉联第一品牌。哈里斯于2006年7月12日所发布的调查中显示,索尼第7年蝉联美国第一最佳知名品牌。

[编辑] 文化

[编辑] 创立宗旨书

1946年1月-井深大的“创立宗旨书”主旨:

“要充分发挥勤勉认真的技术人员的技能,建立一个自由豁达、轻松愉快的理想工厂”

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创立宗旨书

[编辑] Sony Design

更多资料:Sony Design

索尼设计中心创立于1961年,由大贺典雄主持,索尼的创业理念就是做“前所未有的”、“永远领先的”,这同时也是索尼的设计哲学。因此孕育出“原创造型”、“创造新生活品味”、“机能美”、“更便利”之理念设计。


[编辑] 企业标语

[编辑] It's a Sony


“It's a Sony!”1982年,索尼公司发表了一个口号和商标,提高公司的整体企业形象。当盛田昭夫看见了设计新设计的“S 标记”商标,他认为当人们第一次看了它,他们会想知道什么它代表了。于是盛田昭夫想着如何吸引人的描述会是需要的解释“S 标记”。后来便发表了这个名词“It's a Sony!”,盛田昭夫相信这个新口号会带来新的形象。尔后,所有索尼电视广告中以S标记结束时,"跟随声音在说-“It's a Sony!”这个图片和声音的独特的组合迅速成为了在全世界一个独特的索尼映像。

日文版

英文版

[编辑] Digital Dream Kids / Do you dream in Sony?


你的梦想在索尼吗?1998年,在迎接数位世代的来临之际,索尼公司以“Digital Dream Kids”的概念下所发表的企业形象标语“Do you dream in Sony?We help dreamer's dream”,社长出井伸之认为“索尼卖的是个人体验,电影、VAIO、PlayStation、Walkman等等。它们不是维持人类生命的必需品,我们存在的理由是创造人们的欲望,进入他们的生活,提供一种梦想,为了达到这目地,我们得保持充满好奇和欢乐的赤子之心,给予人们一种像孩子般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如果不发展出一个崭新的业务模式,索尼将沦为网络操作者零部件供应商。新的索尼产品就应是娱乐、电子和情感的融合。”。索尼公司以跨入不同领域的方式,满足消费者更多的需求。当人们想要创造出自己的梦想时,索尼帮你实现。

日文版

英文版

[编辑] Ubiquitous Value Network

2001年11月12日,索尼公司发表“Ubiquitous Value Network”(无所不在的价值网络)的概念。社长兼营运长安藤国威于美国拉斯维加斯COMDEX会展表示,安藤国威表示:“索尼打算建立一个强有力,新的硬件工作台,个人电脑和家电设备互相整合,让消费者享受新的模式。索尼致力于人类在直觉的互动关系发展和数位技术进一步将提高以引起各式各样新的消费者服务和商品互联。 “无所不在的价值网络”概念是一个设备和产品可互相整合,在2005年前,宽带网络在社会上到达一个成熟,我们将建立一个硬件平台,使得消费者不论何时、何地、透过任何上网工具,都能享用到Sony提供的整合性内容及服务,创造一种完全地新的生活方式”。

英文版新闻稿

[编辑] Sony United

2005年6月,索尼公司实行了全新的经营体系,取消了集团内各分公司对立的局面,索尼公司董事长兼执行长霍华德·史汀格爵士认为索尼公司是全球唯一跨越电子、游戏、娱乐三大核心业务的全方位集团,提倡“Sony United”的加以整合旗下电子、游戏、娱乐三大核心事业,“Sony United”精神在于发挥索尼集团的所有资源优势互补,让索尼的电子业务和娱乐业务相互借力,并产生特别的合作效应,索尼还大力加强集团内部各业务部门的软件协作开发能力,通过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数位娱乐解决方案实现娱乐内容的跨平台分享与传播。“Sony United”为消费者提供前所未有的娱乐体验的光明前景。

争议问题

[编辑] 2007年

[编辑] 战神2庆功宴争议

欧洲新力电脑娱乐于希腊雅典为“战神2”游戏举行了一个庆祝晚宴,展示一具几乎身首异处的羊尸,Playstation杂志以两版刊登出派对的照片,引发广泛批评。英国索尼事后以“公众对动物福祉的关注”,已经抽起全部8万本杂志,又指杂志的出版与印刷是由外判公司负责,索尼对杂志的内容感到震惊,并表示“我们不会支持和纵容公司或分支机构所属职员的不当言行,我们会展开一个内部调查并确保不再发生类似事件。” [22]


[编辑] 2006年

[编辑] 美国司法部调查SRAM内存垄断

美国司法部反托拉斯局在10月中宣布对SRAM价格垄断案展开调查,先前已接获传票的厂商包括三星电子、柏士半导体(Cypress)、美光及三菱电机。美国司法部反托拉斯局要求索尼公司提供SRAM相关销售资讯,索尼公司表示强调公司将全面配合调查

SRAM垄断事件官方声明稿

[编辑] 笔记型电脑锂电池全球召回事件

更多资料:2006年索尼笔记型电脑锂电池全球召回事件

2005年底,全球第一大电脑公司-戴尔(DELL),连续传出笔记型电脑爆炸意外,并引起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与日本经济产业省官方的调查

2006年8月15日,戴尔公司与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进行“电子产业中史上最大规模的全球性电池召回通知”,召回范围包含约410万颗由索尼公司(Sony)制造的戴尔锂离子电池,在此之后,苹果电脑(Apple)、东芝(TOSHIBA)的Dynabook、联想(Lenovo)的IBM-ThinkPad、富士通(Fujitsu)、日立(HITACHI)、夏普(SHARP)、捷威(Gatway)陆续宣布召回笔记型电脑电池。9月29日,索尼公司决定大规模启用“锂电池自主更换计划”回收在全球生产的笔记型电脑用锂电池,并提供免费更换新品的服务。

索尼表示召回的原因,是在极度罕见的情况下,相关的电池芯中有微小的金属屑会接触到电池芯的其它部位,从而产生短路。一般情况下,在这种情况发生时,电池组会断电。然而在某些极为罕见的条件下,这种内部短路会引发电池芯过热和可能的起火。这种情况发生的机率会因为不同电脑制造商使用的电脑系统配置不同而产生差异。

2006年10月2日,惠普(HP)已与SONY联合发出声明,确定HP笔记型电脑使用SONY电池没有过热问题,不需要召回。 2006年10月17日,索尼(Sony)正式发布旗下电脑品牌VAIO电池召回。

2006年10月19日,日本索尼公布“2006会计年度第1季财报”,由于受到“锂电池自主更换计划”冲击影响,财务长大根田 伸行(Nobuyuki Oneda)表示,全球可能总共需要召回960万颗Sony制笔记型电脑电池,将给公司带来大约510亿日元的损失,远高于此前预计的200亿至300亿日元。


[编辑] 新力博德曼合并争议

2006年7月13日,位于卢森堡的欧盟初审法院推翻了欧盟2004年对索尼音乐(Sony Music)和博德曼公司(BMG)合并案的批准,使得新力博德曼(SONY BMG)这家全球第二大唱片公司面临被拆分的危险。欧盟初审法院在这项历史性判决中表示当时批准这笔并购的欧盟委员会仅仅对并购的后果进行了非常草率的检查,委员会并未提供足够的证据来从法律上证明“并购前两者一起不存在主导市场的地位,而并购后亦不存在此种可能”。欧盟法院的判决意味着索尼音乐(Sony Music)和博德曼公司(BMG)将重新向欧盟提交并购计划,而新的计划中将包括目前的市场状况。欧盟委员会将重新审查日本索尼音乐和德国BMG的合并。


[编辑] 2005年

[编辑] XCP防拷软件争议

2005年十月,任职于 Sysinternals 的 Mark Russinovich 揭露了新力博德曼(SonyBMG)所销售的音乐CD,使用了一种称为 rootkit 黑客技术,在未知会使用者的情况下,安装数位版权管理软件(DRM)到使用者的电脑中。这套软件是由英国公司 First 4 Internet 所开发,称之为 Extended Copy Protection(简称XCP)软件,一般使用者难以侦测与移除。在许多国家当中,未告知使用者径自安装软件是违法的行为,并且造成使用者系统的严重安全危害问题,同时影响使用者系统的效能。

新力博德曼最初提供的移除软件,在移除 rootkit 之后又安装了另一个称为 dial-home 的程式。这造成了另一个更大的安全危害,并且使得新力博德曼遭受更大的争议。新力博德曼最后终于提供了一个真正的移除软件,并且回收交换含有XCP的音乐CD。同时,新力博德曼也因此面临了数件相关的法律诉讼案。[来源请求]

2006年11月,Sony BMG在陆续与美国各州的法庭和解,承认于音乐CD上安装了反盗版的技术后,将支付一年425万美元的金额给39州政府作为和解,还需赔偿每位因为以电脑收听该公司光碟遭到毁损的消费者175美元。

SONY BMG官方新闻稿

[编辑] CCD不良争议

自2004年后,开始索尼所生产的Cyber-Shot数码相机,2002-2003年之间推出的机型持续发生CCD感光元件自动故障问题,2005年10月5日索尼发布了因为一个关键的制程错误导致了除了索尼自身外,甚至采用Sony CCD感光元件的尼康(Nikon)、佳能(Canon)、富士(Fujifilm)、柯尼卡美能达(Konica Minolta)、理光(RICOH)、奥林巴斯(OLYMPUS),需要回收上百种不同的数位影像商品。此次故障原因之分析,目前一致指向连接CCD芯片和外框之焊接线发生老化导致脱落所造成,此问题约在使用者持续使用该器材一~二年之后才会逐一浮现。据了解此次存在缺陷的产品是由 SONY半导体位于日本九州生产线所制造。两个主要的原因导致 CCD 缺陷的结果:一是该生产线调整了焊接线设备之设定,结果导致导线与电极的接合力度减小;另一个问题则是CCD表面玻璃封装黏合剂劣化,随着时间增长腐蚀了导线接合部位,进而造成 CCD 的故障。

CCD回收新闻稿

[编辑] 沿革

[编辑] 重要产品&技术 发表

1950年7月 – 发表日本第一台G型收音机

1955年8月 – 发表世界第一台半导体收音机–TR55

1960年5月 – 发表世界第一台半导体电视–TV8-301

1965年8月 – 发表世界第一台家用录影机 CV-2000

1968年4月 – 发表革命性的特丽 zh-hant:特麗霓虹(Trinitron)电视影像技术

1968年10月 – 发表世界第一台搭载特丽 zh-hant:特麗霓虹(Trinitron)电视影像技术彩色电视- KV-1310

1975年5月 – 发表世界第一台BETAMAX录影机

1978年-发展革命性的CCD(charge-coupled device)感光元件技术

1979年7月 – 发表革命性的Walkman世界第一台随身听产品- TPS-L2

1983年-联合荷兰飞利浦共同发表激光唱盤(CD),并主导74分钟标准

1983年-制定3.5英寸软碟(1.44MB磁盘)

1986年6月 – 发表32位元电脑-MSX

1988年-发表Hi-8摄影机zh-hans:;zh-hant:

1992年11月 – 发表MD(Mini Disc)音乐技术

1994年12月 – 发表PlayStation次世代游戏机

1996年12月 – 发表首款数码相机-CyberShot DSC-F1

1997年7月 – 发表新世代电脑-VAIO影音整合系统

1997年7月 – 发表WEGA全平面电视

1999年-发表AIBO机器狗技术

1999年-发表Memory Stick 记忆卡

2000年3月 – 发表PlayStation 2次世代游戏机

2002年2月 – 发表新一代DVD光盤存储格式藍光光盤标准

2003年6月 – 发表QUALIA高阶品牌系列

2003年12月 – 发表QRIO机器人技术

2004年12月 – 发表采用UMD储存媒体的PlayStation Portable次世代掌上型游戏机

2005年1月 – 联合IBM、东芝(TOSHIBA)共同发表时脉4GHz起跳的Cell-微处理器

2005年5月16日-美国E3展发表搭载Cell处理器的PlayStation 3次世代游戏机

2005年7月19日-发表与Konica Minolta(柯尼卡美能达)合作,加入数码单反相机市场,以因应消费型数码相机的饱和

2005年8月25日-联合IBM、东芝(TOSHIBA)公开Cell-微处理器详细制程

2005年9月13日-9月开始陆续在全球发表BRAVIA新一代液晶电视

2005年9月30日-联合SanDisk发表Memory Stick Micro (M2)记忆卡

2006年2月21日-发表全球最小支援高画质1080i HDV-HC3

2006年4月10日-再度联合与韩国三星电子合作投产第八代S-LCD液晶面板厂

2006年4月20日-全新发表数码单反相机品牌 α (alpha)

2006年11月 – 搭载Cell处理器与次世代Blu-ray蓝光技术的PlayStation 3正式在日本、美国、台湾、香港上市

2006年11月2日-与韩国三星电子合作投产的第八代S-LCD液晶面板厂正式动工,预计在2007年秋季正式投入产能

2006年11月11日-PlayStation 3次世代游戏机正式在日本上市,十万台主机瞬间销售一空。

2006年-与瑞典易利信宣布将扩大合作,除了持续原先的手机设计和制造业务,双方将联手开发行动与宽带电视应用的软件。

2006年12月12日-联合SanDisk发表Memory Stick Pro HG记忆卡

2007年1月4日-与柯达(Kodak)诉讼和解,并共同合作相关影像技术

2007年1月5日-发表动态广色域技术xvYCC更名为X.V.Color

2007年8月28日-S-LCD Corporation宣布其第 8 代生产线制造的首批LCD 面板正式出货。S-LCD 第 8 代生产线生产全球最大的玻璃母板基板,尺寸为 2200mm x 2500mm。

2007年10月1日-在CEATEC JAPAN 2007发表世界第一台有OLED技术的电视XEL-1

2007年11月20日-发表自1997年以来HDCAM销售超过35000台;2003年以来XDCAM销售超过23000台

[编辑] 国际发展

1945年10月 – 井深大在东京 日本桥地区成立东京通信研究所,初期员工7人

1946年5月 – 盛田昭夫加入,公司改组为东京通信工业公司,资本额19万日币

1947年2月 – 迁移至现址品川区御殿山

1955年8月 – 东京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1958年1月 – 因应国际化脚步,公司名称更名为索尼

1959年-大贺典雄正式加入索尼

1960年2月 – 成立美国分公司

1960年12月 – 成立瑞士分公司

1960年-出井伸之加入索尼

1961年-盛田昭夫成立Sony Design Center,由年轻的大贺典雄主持

1961年6月 – 在美国发行ADR

1962年12月 – 成立香港分公司

1966年-荷兰Phillips签署免费交叉授权协议

1966年-成立Sony Plaza生活商店

1968年3月 – 与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合资成立CBS/Sony音乐公司

1968年5月 – 成立英国分公司

1969年-安藤国威加入SONY

1970年6月 – 成立德国分公司

1970年9月 – 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1973年2月 – 成立法国分公司

1975年5月 - 全面发展Betamax

1979年8月 – 与美国保德信保险公司(The Prudential Insurance Company)合资各50%成立Sony Prudential Life Insurance Co. Ltd

1982年-主导CCD技术开发者-岩间和夫逝世

1986年11月 – 于德国成立Sony Euro 欧洲区总部

1988年1月 – 并购美国CBS唱片部门,CBS / SONY更名为Sony Music

1988年1月 – 发布与任天堂合作,开发共同开发SFC|超级任天堂 用 CD 主机。

1988年12月 – 放弃Betamax录像带规格加入了VHS规格结束了长达14年的录像带规格战

1989年11月 – 并购美国哥伦比亚三星制片电影公司,进军好莱钨市场

1991年4月 – Sony Prudential Life Insurance 成100%控股,更名Sony Life Insurance(生命保险)

1992年 5月 – 与任天堂合作破局

1993年11月 – 成立SCE-新力电脑娱乐进军家庭娱乐游戏市场

1995年4月 – 发布由大贺典雄指定出井伸之接任社长

1995年5月 – 发布<Digital Dream Kids>(数位、梦想、小孩)标语

1995年11月 – 成立SCN-索尼通讯网络进军互联网内容服务市场

1996年10月 – 成立中国分公司

1997年3月 – 霍华德·斯金格加入SONY

1997年12月 – 创办人井深大逝世,享年89岁

1998年-发布全球形象口号 <Do you dream in Sony ?>

1999年10月 – 创办人盛田昭夫逝世,享年78岁

2000年4月 – 发布财报,集团品牌价值超过1000亿美元,创立以来达到最高峰

2000年6月 – 出井伸之接任董事长兼执行长CEO、安藤国威接任社长

2001年4月 – 成立Sony Bank

2001年4月 – 成立Sony EMCS Corporation(Engineering, Manufacturing and Customer Service)

2001年10月 – 与瑞典愛立信合资各50%,成立索尼爱立信行动通讯公司

2001年11月 – 大贺典雄在北京国际音乐节的会场中,突发性脑溢血倒在指挥台上

2002年10月 – 并购爱华,成为旗下品牌之一

2002年11月 – 提出“无所不在的价值网络”为消费者建立Sony about you观点

2003年4月 – 财报发布季损10亿美元巨额亏损,引发Sony Shock(索尼震撼),股价2天重挫25%,日本股市受到波及

2003年12月 – 发布“Transformation 60”(TR60、转型60)改革计划

2003年12月 – 发布QRIO机器人为SONY亲善大使

2004年4月 – 成立Sony 损保保险业务

2004年4月 – 成立Sony Financial Holdings金融控股公司-整合银行、保险、人寿,三大金融业务

2004年4月 – 与韩国三星电子共同合资成立S-LCD Corporation

2004年5月 – 成立Sony Connect线上音乐服务

2004年7月1日-东京都港区总部开始竣工

2004年8月 – 旗下Sony Music(索尼唱片)与全球第5大唱片公司BMG Music(博德曼唱片)合并,成立新力博德曼

2004年12月 – 旗下索尼影视娱乐并购米高梅电影公司,跃身全球第一大电影公司

2004年12月 – 发布与韩国三星电子达成授权技术共同分享协议

2005年3月 – 发布经营权重大变革,创立59年以来,首位外籍霍华德·斯金格接任董事长兼执行长CEO、中钵良治接任社长

2005年4月 – 发布以美金3亿500万美元,赞助FIFA国际足球联盟

2005年6月22日-霍华德·斯金格正式接任董事长兼执行长CEO

2005年8月23日-前总裁安藤国威获颁台湾行政院的二等功勋勋章,表扬他在总裁任内对台湾的友好与经济贡献

2005年9月22日-发布中期企业策略(2005-2007会计年度)“振兴电子事业 强化集团表现”改革政策

2006年1月1日-赞助台湾台北101大楼跨年倒数活动,<BRAVIA by Sony>登上全球最高大楼创举

2006年1月7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的消费性电子展(CES)发布以发展四大娱乐领域业务重点的<娱乐未来>(Entertaining the Future)计划

2006年1月19日-发布自2006年4月1日起全面接管Konica Minolta影像事业部门

2006年2月27日-与NEC共同合资索尼日电光领(Sony NEC Optiarc)

2006年6月5日-与索尼通讯网络、夏普、松下、东芝、日立共同合资行动电视公司acTVlia(TV Portal Service Corporation)

2006年6月7日-日本旗下的零售事业群出售了60%股权给日兴资本投顾公司并改组为StylingLife Inc,

2006年9月29日-东京都港区总部大楼落成

2006年11月20日-将与荷兰飞利浦子公司NXP共同合资以IC感应技术的合资公司

2006年12月7日-联合外资,次世代电视技术FED部门独立成Field Emission Technologies Inc

2007年2月 - 东京总部由品川区御殿山迁移至港区

2007年2月15日-对于气候暖化议题与全球15大企业共同签属东京宣言

2008年2月27日-与日本液晶大厂SHARP宣布共同合作,投资SHARP位于大阪府堺市的第10代面板生产线,此项合作案SONY将拥有堺工场约1/3的股权,SHARP则持有其余2/3的股份,未来2009年堺工场稼动之后,依据出资比例,SONY将享有1/3的面板产能,同时双方亦将携手进行LCD模组段的生产,预定于2009年4月成立。

2008年2月28日-德国柏林的Sony Center出售100%股权给摩根士丹利公司

2008年4月22日-发布以2.6亿美元收购Gracenote,但Gracenote仍将独立经营[15]。

2008年6月26日-发布中期企业策略(2008-2010会计年度)“成为全球领先的互联网消费电子与娱乐公司”改革政策

2008年8月5日-发布收购旗下新力博德曼音乐另50%股权,成为100%子公司,并更名为索尼音乐娱乐

2009年2月27日-发布经营重整计划,董事长霍华德·斯金格兼任社长、中钵良治接任副董事长,将根本性地重组该公司的电子和游戏业务,整合出“网络化产品与服务集团”、“消费产品集团”两大集团

[编辑] 东亚地区的发展

[编辑] 台湾

1967年 - “台湾声宝股份有限公司”(SAMPO)所代理,成立“台湾新力股份有限公司”(Sony Industries Taiwan Co., Limited)

1993年3月17日 - 美国Sony Music在台湾设立“新力哥伦比亚音乐股份有限公司”(Sony Music Taiwan)。

2000年4月 - 日本Sony总部收回代理权,并整合所有Sony在台湾的关系企业资源,重新改组成立“台湾新力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为Sony在台湾的法人代表,声宝公司退出经营权,并将消费性电子部门独立“新力索尼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1月 - 新力索尼于台北市西门町徒步区设立“Sony Digital Square”- 数位沟通中心 第一间直营店。

2001年4月 - 日本So-net在台湾设立“台湾索尼通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So-net Taiwan)。

2001年12月20日 - 瑞典SonyEricsson在台湾设立“瑞典商台湾索尼爱立信行动通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Sony Ericsson Taiwan)。

2002年1月 - 香港新力电脑娱乐发布PS2在台湾销售

2002年12月 - 新力索尼发布与台湾索尼通讯网络合作设立“Dreamix”直营店

2002年12月 - 新力索尼发布Clié在台湾销售

2003年4月 - 新力索尼发布VAIO在台湾销售

2004年4月7日 - 新力索尼在台北101设立“Sony Style Taipei”第二间直营店。

2004年4月 - 举行首次“SonyFair 04影音嘉年华”

2004年6月 - 台湾索尼通讯网络发布在ADSL用户量成长,成为台湾第三大网络服务供应商

2004年7月 - 美国索尼线上娱乐与GAMANIA合资,在台湾设立SOE台湾办事处。

2004年10月 - 台湾索尼通讯网络发布“Dreamix”直营体系更名“So-net Plaza”转型复合式概念店

2004年12月 - 新力索尼发布由艺人金城武代言台湾区VAIO全系列笔记型电脑

2005年4月 - 新力索尼发布并回“台湾新力国际”成为旗下消费性电子行销总部

2005年4月 - 举行“SonyFair 2005影音嘉年华”

2005年5月 - 香港新力电脑娱乐发布PSP在台湾销售

2005年8月23日 - 前总裁安藤国威获颁台湾行政院的二等功勋勋章,表扬他在总裁任内对台湾的友好与经济贡献

2006年1月1日 - 赞助台湾台北101大楼跨年倒数活动,台北101大楼出现<BRAVIA by Sony>字样

2006年4月 - 扩大举行“SonyFair@Taiwan 2006影音嘉年华”与“飙新力艺巨星演唱会”

2006年11月1日 - 香港新力电脑娱乐发布PS3台湾、香港于2006年11月17日与美国同步上市

2006年11月17日 - 香港新力电脑娱乐在台湾台北西门町“Sony Digital Square”举行首卖会,首批300台销售一空

2006年12月29日 - 台湾新力国际在台北SOGO复兴馆设立“Sony Style Taipei” 第三间直营店

2007年1月1日 - 再次赞助台湾台北101大楼跨年倒数活动,台北101大楼出现<SONY BRAVIA>、<FULL HD 1080>字样

2007年4月 - 举行“SonyFair 2007影音嘉年华”

2007年4月 - 台北西门町“Sony Digital Square”更名“Sony Style Taipei”

2007年4月19日 - 香港商新力电脑娱乐台湾分公司与台湾经济部·日本音乐馆技术合作开发Railfan 台湾高铁PS3版交通模拟游戏

2007年8月8日 - 台湾新力国际在台中港设立国际物流中心

2007年10月17日 - “香港商新力电脑娱乐台湾分公司”独立为“台湾新力电脑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2008年1月 -“台湾索尼通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台湾硕网网络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2008年4月 - 举行“SonyFair 2008影音娱乐公园”

2008年9月19日 - 台湾新力国际在高雄汉神巨蛋购物广场设立“Sony Style Kaohsiung”第四间直营店

2009年1月10日 - 配合全球统一中文名政策,“台湾新力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台湾索尼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2月11日 - 配合全球统一中文名政策,台湾新力博德曼更名为“台湾索尼音乐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3月18日 - 日本So-net与台湾中华电信共同发布签署投资协议,中华电信参与台湾硕网(So-net Taiwan)现金增资6000万新台币,取得台湾硕网30%股权。

2009年3月29日 - 台湾硕网发布旗下直营体系“So-net Plaza”转型专注于光纤与ADSL业务,停止Sony消费性电子产品销售服务。

2009年3月31日 - 配合全球统一中文名政策,“台湾新力电脑娱乐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台湾索尼电脑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Sony Taiwan Limted - 台湾索尼股份有限公司

SEMT / Sony Electronics Markting Taiwan 新力索尼股份有限公司(已变更为 “台湾新力国际-消费性电子行销总部”(TWMC))

SCET /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Taiwan Limted - 台湾索尼电脑娱乐有限公司

SEMC /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 瑞典商索尼爱立信行动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分公司

SME / Sony Music Entertainment Taiwan Limted - 美商台湾索尼音乐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So-net Taiwan / So-net Entertainment Taiwan Limted - 台湾硕网网络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Sony Music Publishing–新加坡商新索国际版权股份有限公司

AXN-TAIWAN ONE, LLC - 美商超跃有限公司

SOE / Soga Interactive Taiwan Limted - 果子兽互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编辑] 中国大陆

1975年 中共中央副总理,军委副主席邓小平会见索尼公司创始人之一盛田昭夫。

1978年 一些Sony广播电视专业产品及家电产品开始进入中国大陆市场。

1980年 设立北京办事处

1982年 得到国家许可开始在北京、上海生产广播电视专业用录像机VTR。

1985年 设立上海办事处

1993年9月 与上海广电股份有限公司合资(Sony出资70%)成立上海索广电子有限公司。“

1994年设立广州办事处

1994年2月 上海索广电子有限公司开始正式投产。

1995年设立成都办事处

1995年10月 Sony与北京邮电学院科技开发公司/北京京芝电子资讯产业有限公司/北京天竺空港工业开发公司这三家公司合资(Sony出资74.5%)成立北京索鸿电子有限公司

1995年11月 Sony在广东省惠州市100%投资成立了索尼精密部件(惠州)有限公司

1995年12月 Sony与上海广电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真空电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合资(Sony出资70%)成立了上海索广映射有限公司。

1996年10月 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

2000年8月 Sony在无锡100%投资成立了索尼电子(无锡)有限公司

2001年5月 上海新汇集团、上海精文投资公司和美国Sony Music共同投资新索音乐

2001年10月 在上海设立了代表其全球先进水平的索尼互动中心

2001年10月 在北京设立索尼探梦科技馆,

2001年10月 EMCS中国成立

2001年底 索尼中国在中国共设立了20家分公司及办事处

2002年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中国)有限公司成立

2002年4月 在北京中关村鼎好大厦设立Sony Gallery展厅

2002年8月 EMCS 中国在上海设立软件研究开发工程中心

2002年9月 索尼资讯系统解决方案(亚太)中心在大连成立

2002年9月 索尼国际采购中心在深圳成立

2002年9月 Sony Gallery在北京开业。

2004年1月 PlayStation 2在中国上市

2004年4月 索尼电子华南有限公司在广州成立,2006年2月开始运营,生产DVD播放器。

2004年5月 第二家Sony Gallery在上海淮海路上隆重开幕。

2004年11月 索尼影视国际电视公司和中国电影集团华龙电影数字制作有限公司合资华索影视数字制作有限公司

2005年2月 执行副总裁高筱静雄先生就任索尼公司驻中国总代表。

2005年2月 中国设计工程集团成立,高筱静雄先生担任该机构总裁至9月。

Sony(sony官网)

2005年8月 Creative Center(创造中心)在上海成立。

2005年12月 索尼爱立信并购北京索鸿电子有限公司。

2006年1月 原索尼电子(无锡)有限公司第二工场变更为[[索尼数字产品无锡有限公司]]。

2006年3月 高筱静雄先生正式兼任[[索尼(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6年7月 SMOC Sony Marketing Company of China从索尼中国分立,成为专门负责索尼在中国行销的公司。

2006年10月 索尼探梦搬迁新址并重新开业(新址位于北京朝阳公园内)

2007年1月 永田晴康先生正式担任索尼(中国)总裁。

Sony China–索尼中国

Sony Pictures - 索尼影视娱乐

Sony Music Entertainment - 新索音乐娱乐


关键词:Sony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