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穿电压的分散性(击穿电压分散性对击穿电压的影响)

频道:其他 日期: 浏览:5

本文目录一览:

气体介质击穿的冲击电压击穿

冲击电压作用下,气体介质的击穿特性是电力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这种现象主要分为雷电冲击电压和操作冲击电压两类。雷电冲击电压,以2/5的标准波形模拟雷电放电时的过电压,如图3所示的电极形状空气间隙的击穿电压。它的分散性较大,通常以50%概率的数值表示。

气体介质在电场作用下发生碰撞电离而导致电极间贯穿性放电的现象。气体介质击穿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为作用电压、电极形状、气体的性质及状态等。气体介质击穿常见的有直流电压击穿、工频电压击穿、冲击电压击穿、高气压电击穿、高真空电击穿、负电性气体击穿。

在持续电压(直流、工频交流)作用下,气体间隙在某一确定的电压下发生击穿。

这个很难定论,一般击穿空气电压受空气温度,湿度的影响。一般来说击穿1厘米的空气大约需要10000V左右的电压吧。还有就是电流的影响,电焊机输出的电压大约是50V左右,但是电流却大,它也可以击穿空气形成电弧。

气体放电管的优缺点

然而,陶瓷气体放电管也存在一些缺点:气体电离需要时间,导致响应速度较慢,大约在0.2~0.3μs,最快也有0.1μs左右。在未导通前,会有幅度较大的尖脉冲漏过,影响电路保护效果。击穿电压的一致性较差,分散性大,一般波动在±20%左右,影响了其在不同电路中的应用。

优点: 绝缘电阻很大,寄生电容很小,缺点:在于放电时延(即响应时间)较大,动作灵敏度不够理想,对于波头上升陡度较大的雷电波难以有效地抑制。

优势一:卓越的开关特性 - 在未击穿时,陶瓷放电管表现为高阻抗,几乎无漏电流,保障了电路的稳定性。一旦导通,其能承受巨流,压降极低,脉冲通流容量可达5kA至100kA,展现出双向对称的特性。

其次,气体放电管具有高绝缘阻抗特性,这意味着它们能够有效隔绝电流,避免内部电路间产生不必要的干扰。同时,它们的结电容小,这有利于减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失真,确保信号传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气体放电管常多用于通信系统的第一级或前二级保护上。无论是各种信号电路的防雷还是交直流电源的防雷,都可以借助陶瓷气体放电管将强大的雷电流泄放入到大地。由于其寄生电容很小,对高频电子线路的保护有着明显的优越性。

其主要优点在于具有极高的绝缘电阻和极小的寄生电容,能够提供强大的浪涌防护能力。然而,气体放电管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它的响应时间相对较长,即动作灵敏度不如某些其他元件;其次,部分型号在放电过程中可能出现续流现象,长时间持续的续流可能导致元件失效。

气体间隙可能承受哪三种电压?

1、气体间隙可能承受的电压:36伏,24伏,12伏。影响气隙击穿电压的最大因素是空气湿度。比如传统彩电年龄大了,有时刚开机图像模糊,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恢复正常,就是因为刚开机时内部空气潮湿,间隙很容易被击穿,随着开机时间增加,热量使内部越来越干燥,间隙击穿电压得以恢复。

2、在高真空环境中,气体的密度极低,导致电子或离子的自由行程显著延长,这使得它们在间隙中碰撞电离的机会大大减少,因此间隙的击穿电压相应提高(遵循帕邢定律的左半部分)。在这种条件下,某些设备中的高真空间隙能够承受高达3兆伏每厘米的击穿场强。

3、在温度20度,压力为101325pa和绝对湿度为11g/m^3的标准大气压下,通常认为均匀电场空气间隙击穿场强为30KV/cm,也就是1厘米的距离需要电压30KV才能击穿,1毫米的距离需要电压3KV才能击穿。正常空气下, 1000V直流能拉出电弧,不能击穿空气。